首页  >  专题库  >  2018专题  >  2018全国两会 对话新国企 奋进新时代  >  致敬工程师 > 正文
杨祉刚代表:每个人都可以有创新,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工匠

文章来源:中国青年网    发布时间:2018-03-20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把握世界新一轮产业变革大势,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改革,支持企业提高技术工人待遇,加大高技能人才激励,集众智汇众力,跑出中国创新“加速度”。


全国人大代表、神龙汽车有限公司武汉工厂制造一部冲焊分厂钣金工杨祉刚。中国青年网实习记者 赵丹枫 摄

3月8日,全国人大代表、神龙汽车有限公司武汉工厂制造一部冲焊分厂的钣金工杨祉刚做客中国青年网接受采访时表示,自己对总理报告中提出的跑出中国创新“加速度”深有感触,也对此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作为一线工人,杨祉刚建议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素质,向产业工转型,“希望党和政府多关注一线工人,特别是技能工人和高技术人才的待遇和职业发展问题,希望我们国家有好的政策和激励机制,鼓励更多人去做技术工人。”杨祉刚说。

杨祉刚认为,一线产业工人有很多创新的机会。在生产过程中,面对产量、质量和安全问题时,生产方法的调整、设备的制造改善,都是创新。“工人还是有很多事情可以做,只要大家想做、努力去做,每个人都可以有创新,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工匠。”

在他看来,工匠精神有创新和传承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工匠要有精益求精、追求执着、不断进取、锐意创新的精神,“要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另一方面,工匠也要做好技术和精神的传承,为更多员工作榜样,让更多员工成为大国工匠,为中国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贡献力量。

刚进公司的时候,杨祉刚选的是点焊,后来知道班里有气体保护焊工种,本着想学点技术的心理,他抓住机会,利用业余时间查阅资料、反复试验和操作。如今杨祉刚已经是四级设备操作员,对气体保护焊技术驾轻就熟。

其实焊接工作的环境很差,烟尘很大,电弧光很强,“很多人都不愿意做”,杨祉刚说,每天要焊接很多零件,做很多实验,电弧光把眼睛灼伤是常有的事。长时间暴露在电弧光辐射下,杨祉刚患上了电光性眼炎,看见红光就流眼泪,脸上的皮肤掉了又长,不知换了多少层,但他还是坚持下来了,“不管干任何一行工作,首先必须要坚持,只有坚持下去,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

杨祉刚对我国汽车行业的发展充满信心,“汽车强国必须要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汽车行业发展离不开创新。”杨祉刚认为,国家对汽车行业研发大量投入,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等先进技术还在进步,汽车行业工人、技术人员的能力也在提高。“不久的将来,中国必将从汽车大国走向汽车强国。”

【责任编辑:王莉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