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发布  >  评论 > 正文
加快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发布时间:2018-06-29

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快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适应经济全球化新趋势、准确判断国际形势新变化、深刻把握国内改革发展新要求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迈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现实意义

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不仅是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基本经验,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宝。加快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其一,这是适应全球经济格局变化的迫切需要。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进入深度调整期,分化调整特征更趋明显。发达国家为摆脱危机纷纷实施量化宽松政策,结构性改革缺乏实质性举措,经济复苏曲折缓慢。发展中国家继续崛起,占全球经济份额上升,但结构调整步伐放缓,追赶势头有所减弱。中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仍是全球经济重要引擎,但面临全球格局变化的新挑战,要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必须在保持传统竞争优势基础上,加快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增强体制机制竞争优势。

其二,这是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客观要求。经过40年改革开放,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全球第一货物贸易大国,成为全球重要的跨国投资目的地和主要对外投资大国,通过贸易、投资、金融等渠道,国内国际经济的互动效应明显增强,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依存不断加深。未来我国与世界经济的关系将更加紧密,与国际经济的互动关系将进一步增强,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要求更加紧迫,必须加快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增强对外开放优势。

其三,这是推动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近年来,我国要素成本持续攀升,资源环境约束加大,传统比较优势明显弱化。与此同时,我国人力资本、科技创新、基础设施、产业集聚等方面的能力持续增强,资本技术密集型的比较优势正在形成和强化,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基础更加坚实。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我国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更为迫切,既需要通过加快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扩大对外开放引进先进要素,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也需要通过加快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改变我国在国际分工中以组装制造为主的局面,全方位参与全球价值链,提高我国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

主攻方向

当前,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对外开放面临的国内外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如何坚定开启新征程,进一步走向世界、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这需要把握好以下几个主攻方向:

第一,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面对国际国内形势的新变化、新挑战,我们要牢牢抓住体制改革这个“牛鼻子”,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进一步破除体制机制障碍。要以扩大开放促进深化改革,以深化改革促进扩大开放,以体制机制创新赢得国际竞争的主动,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增添新活力、拓展新空间。在这一过程中,要重视用法治办法解决开放中遇到的问题,完善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要完善市场准入和监管方式,健全产权保护、信用体系等方面的制度,健全有利于合作共赢的体制机制;要积极主动从制度和规则层面进行改革,适应国际规则新变化,全面推进外贸、外资等领域管理体制便利化,形成同国际贸易投资规则相适应的体制规则。

第二,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更好结合,在提高引进来质量和水平的同时,支持企业积极稳妥走出去,拓展国民经济发展空间。坚持沿海开放与内陆沿边开放更好结合,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在深化沿海开放的同时,推动内陆和沿边地区从开放的洼地变为开放的高地,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进而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坚持制造领域开放与服务领域开放更好结合,以高水平开放促进深层次结构调整,在深化制造业开放的同时,重点推进金融、教育、文化、医疗等服务业领域有序开放。坚持向发达国家开放和向发展中国家开放并重,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全面发展同各国的平等互利合作,实现出口市场多元化、进口来源多元化、投资合作伙伴多元化。

第三,打造国际合作竞争新优势。要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巩固和拓展传统优势,加快培育竞争新优势。要更加注重提高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竞争力,深度参与全球经济分工;更加注重提升中国出口在全球价值链的地位,提升技术密集型、高附加值、低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的产品的出口规模和国际竞争力。此外,还要以创新驱动为导向,以质量效益为核心,大力营造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透明高效的政务环境、公平正义的法制环境和合作共赢的人文环境,加速培育产业、区位、营商环境和规则标准等综合竞争优势,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战略举措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从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推进自由贸易区建设、加快“一带一路”建设、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四方面入手,不断改革完善开放体制,加快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构筑起中国与世界联通的新格局。

一是加快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外贸新业态是外贸发展的新动能、新亮点。近年来,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等新业态新模式快速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产业集群和交易规模,为促进外贸回稳向好和创新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一大批企业通过跨境电商平台打造自主品牌,开拓国际市场。新业态已成为促进外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竞争新优势、建设贸易强国的重要动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平台,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的重要渠道。加快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就要深化外贸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继续推进国际市场布局、国内区域布局、商品结构、经营主体和贸易方式“五个优化”,加快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贸易平台、国际营销网络“三项建设”,积极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促进加工贸易创新发展,积极扩大进口,进一步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推进外贸大国向外贸强国转变。要发挥政府引导作用,依托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推动服务贸易新模式的发展,加快培育供应链管理、跨境电商等服务新业态,推动国际服务外包转型升级。

二是加快推进自由贸易区建设。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是适应经济全球化新趋势的客观要求,是全面深化改革、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必然选择,也是我国积极运筹对外关系、实现对外战略目标的重要手段。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有助于发挥自由贸易区对贸易投资的促进作用,更好帮助我国企业开拓国际市场,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增添新活力、拓展新空间。下一步要着眼于提高自贸试验区建设质量,对标国际先进规则,强化改革举措系统集成,努力在内外贸、投融资、财政税务、金融创新、入出境等方面,探索更加灵活的政策体系、监管模式、管理体制,加强风险防控体系建设,打造开放层次更高、营商环境更优、辐射作用更强的开放新高地。

三是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一带一路”建设是我国扩大对外开放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今后一段时期对外开放的工作重点。加快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就要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积极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努力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要依托“一带一路”建设,夯实与各国全面合作的基础,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外交沟通,以经贸合作提升外交互信和安全合作;要聚焦发展这个根本,大力推动互联互通和产业合作,拓展金融合作空间;要提高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与相关国家商谈优惠贸易安排和投资保护协定,全面加强海关、检验检疫、运输物流、电子商务等领域合作;要建立多层次的人文合作机制,推动教育、科技、文化、体育、卫生等领域合作。

四是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历史与现实告诉我们,创新推动发展,开放带来进步。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当下,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已成为引进来和走出去的重要内容和关键抓手。站在新时代的起点上,高水平、深层次的开放合作将更加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创新能力的引进来和走出去,也将成为资金、技术之外,更具决定作用、持久价值的力量。自主创新不是闭门造车,需要努力学习先进、用好全球资源、培养国际视野。不拒众流,方为江海。中国正在向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目标前进,更需要消除科技创新中的“孤岛”现象,需要通过开放合作不断充实自己的创造力、筑牢自己的创新力。当前,要以全球视野、国际标准,建设一批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科学机构、大科学中心,培养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科学家群体;要产生一些有国际影响力的基础研究成果,孕育出一些变革性的新理念。人才是创新能力培养的“牛鼻子”,是科技创新最关键的因素。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要“引资”,更要“引智”,不仅要“招商”,更要“聚才”,要不断优化科技创新的环境,继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激发人才的创新活力,不断凝聚创新发展的新动能。(执笔:丁晋清 张 浩)

【责任编辑:马语谦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关闭窗口